“清热之王”非它莫属! 4大常见功效让人受益无穷, 人人都用得上

提到薄荷,想必大家都不陌生,它在生活中的出镜率其实非常高,不仅可以用于烹调食物,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。从中医角度而言,薄荷最早的入药记载是在《新修本草》中,其药性味甘性凉,主要归入身体里的肝经和肺经,具有疏散风热、清利头目、利咽透疹等效果,常被医家用来诊治风热感冒、头痛、麻疹不透以及肝郁气滞等病症。在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里还说过,薄荷“利咽喉”,可用于治疗口齿等诸多病症,是诊治口腔疾病的要药。 而且,薄荷不仅是中医里的解表药,它还属于芳香药,因为薄荷带有清香,芳香气味具有醒脾胃、祛除湿邪的...


提到薄荷,想必大家都不陌生,它在生活中的出镜率其实非常高,不仅可以用于烹调食物,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。从中医角度而言,薄荷最早的入药记载是在《新修本草》中,其药性味甘性凉,主要归入身体里的肝经和肺经,具有疏散风热、清利头目、利咽透疹等效果,常被医家用来诊治风热感冒、头痛、麻疹不透以及肝郁气滞等病症。在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里还说过,薄荷“利咽喉”,可用于治疗口齿等诸多病症,是诊治口腔疾病的要药。

而且,薄荷不仅是中医里的解表药,它还属于芳香药,因为薄荷带有清香,芳香气味具有醒脾胃、祛除湿邪的作用,而其清凉药性则可以透热去火,因此,但凡是火热病症且同时伴有脾胃不适,或常见的风热感冒,均能依靠这味中药来加以改善。总而言之,薄荷在临床上的这4大常见功效,或让人受用一生,人人都能用上。

1.风热表证

风热属于中医里的常见外感病邪,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微恶风寒,伴有咽喉肿痛,并没有明显的汗出或是汗液排出并不通畅的症状。而薄荷作为“清热之王”,本身就具有寒凉药性,可以帮助身体透散表邪、清解表热,关于薄荷的这一运用,从古至今,有很多药方均有体现,比如,近代名医张锡纯在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里就说过,薄荷具有透凉发汗的作用,属于“温病宜汗解之要药”,而且这味中药的透散能力很强,有一定的发汗作用,可以促使体内的病邪随着汗液排出,因此,对风热表征的治疗最为适宜。

在中医里,治疗风热最有名的药方便是温病大家吴鞠通的银翘散,这个方剂出自《温病条辨》,属于辛凉解表剂的代表,将薄荷八分和桑叶二钱五分、菊花一钱、杏仁二钱、连翘一钱五分、苦桔梗二钱、甘草八分、苇根二钱合用,发挥着辛凉透表、清热解毒的效果,是温病初期的常用方剂。

2.肝郁气滞证

中医认为,肝主疏泄,性喜条达,厌恶抑郁,对身体里的气机运行以及情志的疏泄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,如果自身情志疏泄不畅,就很容易造成肝失疏泄,进而诱发肝气郁滞等病症,在临床上,较为常见的表现为胸胁胀痛、情志郁闷,对于女性而言,也常见一些月经不调、痛经等症状。

其实,早在《本草新编》里就提到过,薄荷“尤善解郁”,对于轻症的诊治,薄荷这味中药可以疏泄其中的瘀滞,若是自身病症较为严重,那么就需要和其他中药材配伍,一般会与疏肝解郁的中药一同使用,这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中药柴胡,柴胡可以和解少阳,使诊治肝胆经病症的常用药材之一。

3.五官诸疾风邪为“六淫邪气”之首,同时风性上扬,最容易在头面表现出病症,可诱发头痛、目赤肿痛、咽喉疼痛等症状,而薄荷看起来虽无特别之处,但其轻扬升浮,可清头目、利咽喉,而且早在《本草纲目》里,就已经将薄荷称为诊治头面五官疾病的要药。

4.麻疹不透

薄荷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诊治皮肤瘙痒,由于薄荷质轻宣散,具有疏散风热、宣毒透疹的作用,因此在治疗因风热束表引起的麻疹不透而言,便具有极好的效果,在《药性赋》里也说过,薄荷可以“清风消肿”,所有因风邪而起的皮肤瘙痒,几乎均能利用其辛凉之气给宣透出来。



相关资讯